最近發生的一起事件凸顯了與手機遊戲應用內購買相關的潛在財務風險。 據報道,一名 17 歲的青少年在 Monopoly GO 上花費了驚人的 25,000 美元,這是一款利用微交易來創收的免費遊戲。這並不是一個孤立的案例;其他玩家報告稱在該遊戲上花費了大量開支,其中一名用戶承認在刪除應用程序之前花費了 1,000 美元。
Monopoly GO 事件(已被刪除的 Reddit 帖子中詳細介紹)強調了用戶在因意外或過多的應用內購買而獲得退款時經常麵臨的困難。 許多評論者表示,遊戲的服務條款可能要求用戶對所有交易負責,這是免費增值遊戲模式中的常見做法。這反映了其他遊戲中圍繞微交易的爭議,例如Pokemon TCG Pocket,該遊戲通過這種收入模式在第一個月就創造了 2.08 億美元的收入。
遊戲行業對微交易的依賴是有據可查的。 這些購買的利潤非常豐厚,暗黑破壞神 4 微交易花費超過 1.5 億美元就證明了這一點。 然而,玩家可以輕鬆地進行小額增量購買,這通常會導致總體支出顯著高於預期。 這正是引發針對這種做法的持續批評和法律挑戰的擔憂。 例如,NBA 2K 係列就麵臨多起與其微交易係統相關的集體訴訟。
雖然這個特殊的Monopoly GO案件不太可能導致法律訴訟,但它可以作為一個警示故事。該事件凸顯了采用這種收入模式的遊戲很容易無意中花費大量資金,並強調需要提高消費者意識和保護。